首页  学院概况  党建园地  师资队伍  团学工作  招生与就业创业  教学资源  专题栏目  校友之家 

科研平台建设

 学院新闻 
 通知公告 
 学术交流 
 党建园地 

科研平台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栏目>>科研平台建设>>正文
郑州市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简介
2019-06-19 09:52  
[文章下载] [字号: ]

郑州市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于2018年12月由郑州市科技局批准组建。

一、研究方向和内容

畜禽营养代谢病研究、环境污染与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及药物残留致病性研究,深入研究瘤胃内环境变化与营养代谢病发生相关性、筛选降解霉菌霉菌毒素的瘤胃内微生物菌群,研究其降解霉菌毒素的机理;研究发酵中药改善猪禽肠道菌群的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环境氟及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公共卫生危害及对动物生长繁殖、造血功能、神经系统、脂肪代谢和多种酶活性的影响机理;利用多组学技术对动物饲料中霉菌菌群进行鉴定,建立霉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霉菌毒素的致病机理、生物降解技术;药物残留造成的公共卫生及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为河南省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二、研究工作基础及水平

郑州市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依托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院级“动物营养与中毒病实验室”建立。科研团队致力于营养代谢病防治、环境污染与中毒性疾病防治和霉菌毒素及药物残留致病机理研究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获批省级以上相关科研项目5项,编著著作6部;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专利30项,通过实验室的组建,极大的加快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其中一名青年教师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培养创新型兽医人才,促进我畜牧行业发展,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成果的快速转化,为畜牧行业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三、科研队伍及条件

实验室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石冬梅同志带领一批中青年科研骨干组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博士20人,硕士11人,特聘教授王俊东进行学术指导。团队具有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经验,成员专业涉及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和基础兽医等多个领域,保证了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实验室占地100多平方米,具备开展本专业领域研究的相关仪器设备,并实行以统一管理、公共使用、对外开放、资源共享为原则的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优势,在完成本实验室研究任务的情况下,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效率。

四、开放合作和运行管理

实验室秉承开放、合作、共赢、发展的理念,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机构和企业深入合作,以基础研究为基石,开发一批原创性成果进行科技转化,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创新技术服务体系,从而促进研究成果“无缝转化”渠道的建立,带动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实验室已与山西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学院及科研机构、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外大学,法国养猪研究会等境外科研机构,以及广州大华农、河南省百瑞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南莱普生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在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等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凝练科研方向,提高重大成果产出的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和推广成果。

实验室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实行“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服务尽责、保障有力”的运行管理方针,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持工作满足科研工作和开放服务的需求,确保实验室运行有序、环境优良、规范达标。在人事管理方面,实验室实行全员聘任制,坚持竞争、择优、流动的用人机制。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实行统一管理、公共使用、对外开放、资源共享的原则,充分发挥仪器设备优势,提高利用率。

郑州市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划

一、重点实验室主要目标和任务(总体目标、近期目标、远期目标、主要任务等)

(一)总体目标

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平台;加强自主研发,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在动物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防治研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提升我校畜牧兽医学科水平,服务河南省畜牧兽医行业发展。创新研究方法与手段,建立动物营养代谢病、霉菌毒素中毒、环境污染中毒、药物残留等创新技术3-4项;培养一批动物营养代谢病和中毒病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的高水平创新人次,为行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申请立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立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6-8项,发表SCI论文8-10篇、高级别中文核心论文15-20篇,授权国家专利3-5项,完成省级成果2-3项。

(二)近期目标

1.科研开发目标

畜禽营养代谢病研究、环境污染与中毒性疾病、霉菌毒素及药物残留致病性研究,深入研究瘤胃内环境变化与营养代谢病发生相关性、筛选降解霉菌霉菌毒素的瘤胃内微生物菌群,研究其降解霉菌毒素的机理;研究发酵中药改善猪禽肠道菌群的机理及临床应用。研究环境氟及重金属污染造成的公共卫生危害及对动物生长繁殖、造血功能、神经系统、脂肪代谢和多种酶活性的影响机理;利用多组学技术对动物饲料中霉菌菌群进行鉴定,建立霉菌毒素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霉菌毒素的致病机理、生物降解技术;药物残留造成的公共卫生及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技术。

2.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人才分级培养体系,构建合理人才梯队。重点培养研究骨干和专业技术人员,形成老、中、青相结合,高、中、低相搭配的研究团队。在现有研究人员基础上,三年后研发队伍增加博士3-5人,正副教授2-3人,增加专业硕士导师2-3名,提升整体学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打造一支具有较高研发水平的科技创新型技术团队。开展专业技术、先进技术等培训,提高养禽行业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3.交流与合作目标

加强与原有合作单位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与山西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国内兄弟院校以及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国外大学、法国养猪研究协会等境外科研机构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在项目研究、产品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共育等方面,探索创新合作机制,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内容。加强科技交流与学习,保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员每年进行国内科技交流和考察学习活动不少于2次,每年至少派1位科研骨干到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和学习,紧跟兽医科技发展前沿,不断开拓学术视野、创新研究思路、提高研究能力。

4.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目标

建成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一流、运行高效、共享开放的省内领先的郑州市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并在郑州市重点实验室基础上,申报省级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最终将“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设备一流、团队一流国内知名的研发平台。在研发过程中所需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和试剂等,技术研究中心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相关设备仪器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标

经济效益:本实验室主要是研究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技术研究,在饲料霉菌毒素检测、营养代谢病诊断、中毒性疾病诊断、药物残留检测和动物性食品检测方面积极为域内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为企业健康稳定生产提供支持,使其经济效益得到显著提高,为动物养殖行业和人民健康生活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申请相应的技术专利与技术转让可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3年内,取得成果2-3项,提高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3%-5%。

社会效益:通过实验室的研究贡献,可为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提高动物养殖业行业的生物安全性,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药物残留,保护生态环境,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的健康,同时,为养殖行业培养科技人才和技术人才,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三)远期目标

建成管理规范、设备先进、技术一流、共享开放的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将该实验室建设成为我省畜禽营养代谢病防治、环境污染与中毒性疾病防治、霉菌毒素及药物残留和成果转化集成实验室,畜牧行业科研人才的培养基地,为我省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二、实验室总体设计和结构布局(从研究内容、科研条件、人才队伍、开放合作与运营管理)

(一)实验室组织建设

王俊东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及学术骨干成员具体负责本实验室的工作,详细制定方案,研究方向和实施计划。对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重点实验室三个核心研究方向,以自主研究为主,同时加大与企业和其他科研院所的协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实验室建设的高效运转,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筹建领导小组

整合优化校内实验设备资源;成立技术领导小组,融合校内智力资源。

2.项目带动,推进研发

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争取政府经费支持,积极与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争取横向经费支持,力争在国家自科基金、省级重大专项、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立项上实验突破。

3.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

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确保实施高效运行,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二)科研条件

本实验室是在动物医学院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实验室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建设,目前,实验室拥有动物血液分析室、数字DR室、精密仪器室、霉菌毒素检测室、常规成分分析室、微量成分室、物理检测实验室、脂肪酸分析室、动物代谢及能量测定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生化分析室、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室、畜产品质量检测与分析室研究室等科研用房,拥有倒置式生物显微镜、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冻干机、动物细胞融合仪、CO2培养箱、体视显微镜、荧光倒置显微镜、程序降温仪、纤维分析仪、超微量紫外分光光度计等科研仪器设备)。

(三)研发机制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结合当前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难题和产品开发的需要,在依托单位内部,整合技术资源,构建研发主体。实行项目管理合同制,依据实验室的发展和研究项目内容,聘任项目组长,由项目组长组织编制项目的成本预算、资金需求计划、项目实施计划、小组成员的构成,经实验室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四)人才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3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9人,高级职称占比25%;具有博士学位者20人,硕士学位者11人,博士学位占比58.8%;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8人。拥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才和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二级教授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各1人;省管优秀专家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名师各2人;国家级和省级优秀老师各1人;拥有完整的国家级、省级、厅级和校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以及学术骨干教师学术梯队。客座研究人员有12位,其中国内10人,国外2人,均具有博士学位,正高级职称12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人。固定研究人员中50岁以上9人,45-50岁4人,35-45岁13人,35岁以下8人,中青年教师占60%。从学缘结构来讲,分别来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多所高校。研究人员的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等结构合理,梯队建设呈现良好态势。

(五)国内外交流合作

实验室与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新西兰皇家兽医研究所等开展合作研究,聘请加拿大萨斯卡彻温大学的俞培强教授、新西兰皇家兽医研究所崔现兰研博士为客座教授,不定期的来校讲学进一步加强与国外科研平台的合作。

本实验室与山西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国内高校开展合作研究,从动物营养代谢病与中毒病发病机理、抗应激理论和无抗饲用添加剂开发利用上改善我省畜牧兽医行业局面。实验室积极与国内兄弟院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与河南农业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2名,并与新疆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达成联合培养研究生意向。

(六)运行管理

1.实行主任负责制

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主任主持日常工作,全面负责实验室发展总体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实验室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制定、研究方向的凝练与拓展、科研项目申报与实施、监督执行、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并设两名副主任和一名秘书协助主任工作,人员由学校组织部考察并报学校任命。主任有权对整个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使用进行协调和安排,重大科研项目由实验室统一管理。对于非常重要的研究项目,如果没有资金资助或资金力度不够,主任在其能力范围内可以划拨专款予以资助。实验室设两位学术带头人对主任负责,学术带头人除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学术威望和学术道德,能够带领学术梯队共同发展。在实验室建设中,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充分发挥了学术委员会在研究方向拓展、实验室整体规划、重大学术问题的审定、开放项目的设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2.科研项目管理引入目标责任制,加强过程管理

科研项目管理采用主持人负责制,项目主持人负责科研任务、责任和目标的细化,明确每个参加人(或参加单位)的任务和责任,真正做到分层把关,任务落实、责任落实、目标落实、经费落实。课题领导小组定期对各参加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年度评估,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核增(减)经费或人员变更。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带头人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目标和主要技术指标做好工作安排,并负责监督实施情况。

3.人员聘用与管理引入开放竞争激励机制

实验室人员由固定人员和流动人员组成,实验室设置开放课题,鼓励其他单位的研究人员带课题、带经费来本实验室进行相关研究。固定人员由实验室主任从校内遴选(包括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和技术人员)并分配任务,流动人员主要由客座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和外聘科研人员组成。实验室全体成员均应接受所在课题组、学术带头人和实验室主任的监督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退出实验室。

4.引入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运行机制

根据我省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问题,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以需求为导向,面向生产、着眼应用,立足解决行业内重大实际问题,通过优化重组、系统集成,促进产、学、研多种形式结合,包括建立产、学、研信息快速传递反馈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

5.建设“和谐进取、开放共赢”的实验室文化

一个实验室的兴旺与发展与其是否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实验室注重人性化的管理,提倡团结进取,合作共享的团队精神,通过学术研讨、合作攻关以及各种文体活动吸引人,培养人。加强与国内外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及国内外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开放力度,把实验室建设成为畜牧兽医行业的公共平台。

打印    收藏
上一条:动物肠道健康与疾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下一条:郑州市兽医生物制品技术重点实验室简介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子湖北路6号

电话:0371-86176275 (院办)  0371-86176323 (团委)

邮箱:cvm@hnuahe.edu.cn

友情链接 :